我這個年代算是和網路以及一切新奇科技成長的世代。雖然不像八年級生,打開IE(不對,那年頭已經是Firefox當紅)就可以天經地義毫無疑問地上網,我這個世代的孩子至少還用過聽過IBM486、也聽過撥號終端機唧唧喳喳的聲音,再經過一陣等待連上網,感到真是網海無窮盡,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啊,delay of gratification,經過等待後的經驗總是比較美好,我們深深體會科技的發展有多快、現在的生活和以前又有多麼不同。

就像,當年剛開始上網、做個人“烘焙機”(天啊,那是一個Netscape還活著的世界,可以把做好的個人網頁寄去登錄YAHOO,然後搜尋出來的網站大概清一色的是XXX的烘焙機‧‧‧哇為什麼有講古的感覺)、偷偷寫PChome新聞台,還擔心po出來的 "心事" 會不會被爸媽/心上人/暗戀對象 "不小心" 看到、大罵出軌的那對狗男女會不會被報復當成妖女、前男友還會不會在意偷偷看自己寫的東西就像自己在做的那樣(那個年代還沒有 stalker 這詞,不過倒是差不多的行為)‧‧‧

真是一個純情的網路年代。

所以現在 Facebook 發展成這種「親疏有別」的模式,老實說不是沒點惆悵的。

這兩天在網站上看到一篇有關 Facebook 的報導,裡頭寫道:

過去台灣大多數人在社群網站上的分享都是完全公開,也少有針對使用者特定朋友進行分享的社群服務,但從去年開始,這種「親疏有別」的社群分享需求,已經開始隨著Facebook的普及,開始在台灣生根。...從社群建構模式來看,Facebook與一般社群網站最大的差別,在於它試圖將人們實際生活所處的社群關係線上化,而不像台灣一般的社群網站,是重新在網路上創造新的人際生活圈。...因此,Facebook社群服務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延伸實際生活中「親疏有別」 的交友習性,所創造出的「多層級權限控管」模式,讓使用者可依照喜好,控制分享訊息的範圍。而這樣的模式,也已隨著Facebook的普及,逐漸成為新潮流。

漸漸地,有一天我們偶然按進了朋友的個人檔案,突然發現他的wall看不到了、無法留言了、還是照片通通消失了。這種時刻,不管你跟他熟不熟,多少會有點悵然。啊,原來「我跟他沒那麼好」、「她想防著我」、或者「其實他沒那麼喜歡我」的這種失落感,絕對讓人不舒服。

因為這種模式是 Facebook 漸漸進化、慢慢研發出的新產品,所以對於很多老用戶來說,能夠一層一層的管制是個新玩意兒。也就是說,通常是從 "原本看得到的" 變成 "被擋住了" 的使用行為。這時候自然會想,這種隔離是屬於 "人為" 還是 "天然"。純天然的那種,也許對方不常用Facebook、某個鈕沒按到,所以所有人通通都被擋住了?還是(比較讓人心碎的)自己真的被排除在他的門外了?欸,又是種全新的猜心遊戲,恐怕是那些天才程式設計師所始料未及的吧。

即使是一開始就看不到的情況,看到白白什麼都沒有的個人資料,也不禁會猜想:你把我加到哪個層級,又給了我多少權限?是不是交友就要像打超級瑪莉一樣,要努力破關打魔王才能得到公主?

程式畢竟不完美,敵不過人(好啦,通常是女人)的小聰明,有時候你可以請 A友人上網看看他們看到的介面有什麼不同,或者問 B友人能不能找到某個已經把自己刪除的前女友。社群網站想模擬真實的社交行為,卻意外產生了更多小小的情緒糾結。不知不覺地,Facebook 把原本無形的親疏關係變成了有形,原本不知道自己和對方交情的深淺,這種以往只許意會不可言傳的小秘密,突然間變得透明無比‧‧‧然而透明卻常常不被喜歡,也有點無奈。

我曾經向c青年去 Facebook 工作的學長抱怨『雖然自己已經untag了,可是還是無法阻止自己的醜照片在 Facebook 上流竄』這件事,因為朋友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還是可以從別人的相本上認出我是誰。唉,聰明如他般的程式設計師也無法為此想出解決方法,畢竟不管在哪裡,一個愛美的女生永遠無法阻止別人上傳自己不喜歡的照片啊!由此可見,現實生活中的無奈,有時也還是誠實地被反映在網路生活中。

實際生活中的交友關係也許真的可以在網路世界裡被複製,不過,那也得等到真有程式可以設計出某種能偵測人心的那些灰色地帶、還有內心複雜糾結的社群關係系統才行。欸,我倒覺得,Facebook 應該開始邀請研究人類行為的社會學家,或者像我這雖然只會講講卻會注意到使用者心底那種稍微有點癢癢、卻又難以將那些尷尬付諸文字的小米蟲哩。哎呦,總是要有一些習慣感性大於理性的人去跟那些天才設計師解釋為什麼人心會那麼不按牌理出牌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