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每天都會點一下部落格,幾乎是小貓兩三隻,多按一次+1 衝衝 莫須有的 人氣也好。今天也不例外,不過登入後突然發現來自痞客幫的訊息,告訴我甜點相本上了首頁。標題很好玩,「老闆我全包了」,果真一針見血地描述了每次我到蛋糕店都想豪氣地說卻說不出口的心情呀!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初次自己去巴黎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馬卡龍,更不知道為什麼同行的女生看到 Laduree 眼睛個個發亮,吃到個街角的 Paul 就已經覺得很了不起快樂地照相。啊,真是天真的青春哪,那時候怎知四年過去我會染上甜點癮,到了東京之後症狀更明顯,好在東京這麼大、名店這麼多,我癮頭再大也吃不完。
上回去巴黎是今年的四月中,那時候已把甜點店列為重要景點,於是帶著我娘快樂地到 Royale 上 Laduree 喝下午茶。我很喜歡 Le Divin,也可能是因此開始我只要有覆盆莓就想點的奇怪習慣。

Le Divin @ Laduree, Paris
這次是在週三下午造訪銀座三越二樓的 Laduree(日文版網頁),三點半左右正是下午茶的熱門時段,我們大概等了二十分鐘左右。在等待的期間我就詢問店員是否可以照相,對方道歉地說不方便。這個我可以理解,因為很多蛋糕店都有類似的規定,於是我也就乖乖地把我的相機收起來。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來到東京之後我還蠻有大師緣的。
繼上次偶然遇見巴黎東京兩邊跑的 青木定治 師傅之後,我又和另一位甜點大師 鎧塚俊彦 近距離面對面。謹記上次沒圖沒真相的慘痛教訓,這次不僅合照、而且還訪問了他。喔,不,大家別以為在東京住三個月我就可以帶著我的記者本能但是日語不通地直奔NHK,問問題的不是我,是我想好後請日本小男(完了,他們一行人從此都變無名氏,全部被我歸類成日本小男)問的。還有,我去蛋糕店當然不是去跟小男們約會的,我有一個很正大光明的理由:因為奸詐的我結合興趣與學業,本次的期末報告是以洋菓子為主題。
嘿,真是改不了本性的貪吃鬼呀。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介紹這家店的文案是以 "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輝" 來形容的。
我覺得很適合。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為了尋找甜點名店 Toshi Yoroizuka,我發現惠比壽是個有好多小餐廳的地方,而且每一家都低調別緻,不過也比涉谷之類人來人往的地方價位高一些。
話說上次在Tokyo Midtown看到 Toshi Yoroizuka 之後就很想嚐嚐它的味道,不過到了之後發覺兩家店的營業內容有些不一樣。惠比壽店沒有吧台的 salon,也就沒有一份1200円的現食甜點。雖然如此,它的精緻度仍然讓我眼睛一亮。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某週六傍晚,在新宿拼了一下午的兩位少女 (?) 興高彩烈地提著大包小包前往甜點的激戰區: 伊勢丹百貨 地下食品階。鑑於上次買了資生堂蛋糕之後對青木定治的 macaron 念念不忘,於是這次在純白色的櫃台前盯了很久。

結果就跟上次一樣,一看到粉紅色草莓跟 macaron 合體的造型就無法抵抗,雖然又和抹茶蛋糕擦身而過,還是比較想點它。我抬頭尋找店員的身影,卻看見她們不知道為什麼在後面排成一排卻沒來招呼我。正在不解的時候,一位穿著純白色廚師服、右邊口袋還印有 "Patisserie Sadaharu Aoki Paris" logo 字樣的先生走過來招呼我‧‧‧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抱著即使功課做不完也要吃甜品的決心,今日我出發去了同樣在自由が丘、甜點達人辻口博啓的 Mont St. Clair。
雖說功課可能寫不完,我還是有當學生的羞恥心,帶著書打算去咖啡館悠閒地渡過讀書時間 (很有認真達人的感覺吧),豈知根本大失策,這間網路上看起來很大的店,座位只有七席,位子極小,坐在那讀書大概會被後面等待的人用眼光劈到冷汗直流。我發現日本的甜點店這點真的蠻奇怪的,開一間小小的店,卻常常不能讓人在店裡享受這個蛋糕,通常都是外帶。雖說很多甜品在送禮風氣重的日本被當成禮物,對於習慣和姐妹一起去吃蛋糕的 (外國?) 女生來說,還真有點不便。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自由が丘ロール屋 (網頁很可愛喔!) 這家專賣蛋糕捲的名店,趁著今日閒來無事就跑到這兒嘗嘗鮮。

Chris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