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日本一定要看棒球、身在東京又是早/慶人就一定要看慶早戰(一般的人會說早慶戰、但是慶應的人就很不服氣地硬要說是慶早戰,哈哈)。不用問為什麼,到現場就一定能感受到他們的熱血!
每年的東京六大學野球賽(早稻田、慶應、東大、明治、法政、立教)都是球迷的大事,早慶戰更是其中最具號召力的一戰,而且好像都是在明治神宮球場進行,週六、日各打一場。據說慶應已經連續輸了六個球季了,這次是今年的大四生最後一次雪恥的機會(也就是說前面兩年的大四生都很殘念地沒有贏就畢業了吧),而且球季過後,現在的教練即將被換掉,所以野球部的人都摩拳擦掌地想要大展身手一番。
可是比賽究竟不是想贏就能贏的。
慶應大學在日本素有名門大學的聲望,也就是貴族學校、給頭腦好家世好的子弟就讀的。也因此,在招收體育生的時候就碰到了瓶頸,畢竟頭腦發達、或者家世好、跟四肢發達是完全沒什麼相干的事。偏偏它又想兩門並重,於是實力最強但是功課不怎樣的選手往往會被其他學校捷足先登,尤其是慶應的對頭早稻田。以此來看,究竟為什麼早慶戰會這麼有看頭呢?實力根本就不同嘛。
我想,狂熱來自於整個城市的沸騰度,而這個,就不僅僅是輸贏可以解釋的了。
我來自一個對於體育非常狂熱的學校,隨便一場美式足球賽都可以擠進四五萬人的那種狂熱喔。再加上南加大這幾年來是全美數一數二的強隊(但是今天就輸了,唉),所以對於贏球這件事在過去這六年都被當成理所當然,畢竟校隊都是我們這些普通學生花大錢培育出來的啊!而那種氣氛是股足以燃燒整個洛杉磯的火燄,一是因為南加大和UCLA這個世仇同處在一個城市,二是因為,很不幸的,兩校百分之五十的校友正巧都還居住在這個城市裡,所以不僅僅是學生,就連校友都會一起為各自的母校加油啊!
我很幸運地一直都在有狠對頭的學校裡讀書,南加大有UCLA、慶應有早稻田,如此的學生生活有凝聚力也才有趣。
不過日本人重視儀式的態度也很明顯地反映在球賽中,開賽前要各唱自己的校歌,而且對方在唱的時候本校必須安靜地聽,之後還要先為自己學校大喊校名兩次、再喊對方校名兩次,校旗向對方應援席敬禮,象徵互為彼此加油打氣,表示這是一場君子之爭。同樣的,兩校的校友也在這裡為各自的學校加油,所以座位上不僅是學生、也有很多白髮蒼蒼的老伯大聲地唱著校歌。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早慶戰會如此地讓人沸騰吧,因為它象徵著歸屬性,也讓人回憶起當年在校園的青春時光。
有些氣氛是要親臨現場才能理解的。這場球賽有多重要呢?重要到學校都放半天假讓學生去加油,而且若是各勝一場的話,禮拜一的課也會取消,讓學生去參加延長賽。日本的校園文化真是太有趣了,応援團除了有熟悉的啦啦隊以外,還會有穿著制服的學生在那邊又叫又跳炒熱氣氛,讓人不激情也難。応援團對日本學生是件相當重要的事,事前都有很長的排練,這個Youtube影片雖然畫質不太好,不過意思到了。
先前說過,因為大部分的人(包括‧‧‧慶應自己的學生吧?)都覺得早稻田會贏,所以當慶應在四局下先馳得點的時候,全部慶應人都喜出望外。然後,就在我們得了一分不夠,還得了第二分、再第三分的時候,大家完全不敢置信地樂不思蜀了起來。然後在六局下,慶應又再得兩分(這時候早稻田都還是掛蛋),我們大概已經瘋了吧。
〈已經瘋掉的學生和応援團、只要得分就會這樣互相搭肩以波浪式左右擺動起來,邊唱起一首叫『若き血』的応援歌〉
每次只要是慶應進攻的時候,慶應的學生都會站起來,由応援團帶動氣氛又唱又跳。不會唱嗎?沒關係有大字卡教你。
唱歌的內容也很有趣,有好多種不同的歌。結果一場下來,我們都被這些歌感染,腦子裡都是一堆很熱血的字,什麼『今だ ヒット (現在用力擊出個安打!)』、『チャンス チャンス(chance chance!)(也就是現在是一舉贏球時機的意思)』、『早稻田を倒せ(打倒早稻田)』!而且到後來,我們站得好累也唱得好累,因為慶應奔回了本壘十一次‧‧‧
沒錯,最後的比數就是11:2,慶應大勝早稻田!!!!
由於比賽有兩場,所以隔天的比賽我們雖然沒有去,可是還是希望慶應能贏、不是僅僅僥倖地贏了一場。七局下半的時候我打開NHK的轉播,慶應居然仍是6:0的領先,讓我整個一振、開始認真看球了起來。最後,我們真的贏了‧‧‧
然後選手們都哭了起來,教練在接受訪問的時候也難掩激動、又略有愁悵之色。
是捨不得吧?畢竟教練一手帶出來的選手,這個球季後就要離別了。看得我這個只能算半個慶應學生的人也覺得好難過。
因為去過了現場,感受過那種氣氛後,今天才會關心學校是否贏球。勝利之後,這種有點悵然的情緒也才會感染。啊,專注在某件事的能量真是又強大又動人啊。不過今年可以堂堂正正地說慶・早・戰了。
K・E・I・O KE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