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
Day 4:琵琶湖雄琴溫泉 ─ (JR東海道山陽本線約五十分鐘)─ 大阪 ─ 大阪城公園、天守閣 ─ 道頓堀、心斋橋
感覺將軍隨時會殺出來砍人的天守閣城堡。
大阪城公園的黃昏。我們上日文課的時候有學到城牆下這些護城石塊的日文,叫做お堀,老師有特別拿圖片圖解給我們看她講的是哪一部份(畢竟單是講石頭大概沒人聽得懂吧)。不過她說這個字反正不常用到,記不起來‧‧‧大概也沒關係,哈哈,沒想到還是看到了。
五光十色的道頓堀,人也是一等一的多。這裡的霓虹燈火讓我想起年初在香港趴趴走的旅行,我苦命的同學就這樣陪我上山下海走了五天。啊,good times。
講到我去大阪,我的日本同學馬上做出雙手舉高的樣子問我有沒有去那邊,看來 glico 的廣告真的很成功。就是下面這枚衝刺中的孩子啦。
法善寺附近有間賣紅豆湯的老店叫做夫婦善哉,它有著美麗的故事。故事裡的夫婦一起分著紅豆湯,代表著夫妻感情很好、讓我感覺好像不論如何也都會患難與共的牽手情。
Day 5:大阪 ─ (阪神電鐵約四十分)─ 京都‧嵐山 ─ 渡月橋、天龍寺、野宮神社(竹林小徑)─ (嵐電半小時)─ 金閣寺 ─ 京都駅 ─ (JR京都線約半小時)─ 大阪
本來應該要是很寫意的嵐山。
不過因為週六開始碰到日本的三連休,於是人滿為患變成像園遊會一樣。
說到這兒,我不得不又再度佩服日本旅遊行銷策劃起來。我在東京的時候就常常拿很多不同的情報誌,大部份都是交通運輸公司印製的,內容都好精美又很充實,讓人在看的時候就想馬上親臨現場感受一下那裡的氣氛。上面的這本是我這次京都行最喜歡的一冊,由阪急電鉄製作介紹嵐山,還附有一個很可愛的網站 (也可下載這本的PDF檔),整個命中嵐山懷舊氛圍。
午後京都開始下起了雨,本來就很擁擠的城市交通更亂了起來。我們坐上原本應該要很有古都風情的嵐電到了金閣寺,但是人又是爆多。所以一行人當場決定不進去(你看,有人會到最有名景點不進門嗎?會啊,我們家),在門口就玩起很粉紅的楓葉起來。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楓是粉色的,感覺很可愛啊。
反正以後應該還有機會再來京都吧,到時候再補照那張閃閃發光的金閣寺吧。
Day 6:大阪 ─ 櫻ノ宮公園、大阪帝國飯店 ─(新大阪駅新幹線)─ 東京‧品川
最後一天我們放棄了衝到神戶吃牛排的念頭,乖乖地在大阪散步。只能證明我們家是很沒有野心的旅行者,雖然我真的很想吃神戶牛排,可是一趟要一萬三千円的新幹線火車讓我不敢到處跑怕沒趕上,於是選擇了悠閒漫步 + 逛街的行程。
現代感的大阪。
覺得在公園賞楓就很美了。
果然還是貪吃鬼的我,來關西後就愛上了這家名叫 京都 北山 Malebranche 的蛋糕和餅干。對啦,到這邊就是要抹茶抹到底!
然後在新大阪要搭車回到東京時發現了我這次旅程中的大失誤‧‧‧
我們預定搭下午六點的火車回東京,算好到東京的飯店,爸媽剛好差不多準備休息。三個人和一路辛苦的阿姨 say goodbye 之後,就早早前往車站等車。結果時間差不多,我們進了站,看看顯示月台號碼的螢幕。咦,奇怪,怎麼沒有我們的車次。我拿著車票去問站在旁邊的列車員,他瞄了一下,淡淡地說,妳這是早上六點的車票喔。
我真的馬上倒吸一口氣,大驚地問,那現在可以換嗎?列車伯伯居然跟我說,現在已經不能換了‧‧‧然後就轉過頭去幫忙其他的人剪票。
什麼?我們三個人的這趟車資要四萬塊日幣耶,重買嗎?
重買?重買?重買?重買?重買??這個可怕的事情在我的腦海中兩秒內閃爍了大概五百次,我於是只好又問他,那現在該怎麼辦?伯伯有點酷地說,那只好搭自由席了。
我心裡不禁蹦了一句很不雅的X,我剛剛問你能不能換的時候你幹嘛不直接跟我講、指定席坐不到還可以坐自由席,就算重買的念頭只有兩秒,我也是被嚇到了好嗎,旅客又不是天天在搭新幹線,一時驚嚇之間怎麼會記得還有自由席這件事。總之,幸好新大阪是回東京的發車站,我和爸媽雖然稍微多排了一兩班車,最後還是順利地坐到了位置回到東京。
‧‧‧續,
< 京都:旅行的意義(下)>